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电气产品 > 工业开关 > 船型开关

类型分类:
科普知识
数据分类:
船型开关

电厂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发布日期:2022-04-17 点击率:70

<script var cpro_id = "u1457042";

<iframe id="iframeu1457042_0" qcom?rdid=1457042&dc=2&di=u1457042&dri=0&dis=0&dai=3&ps=345x362&dcb=BAIDU_SSP_define&dtm=BAIDU_DUP_SETJSONADSLOT&dvi=0.0&dci=-1&dpt=none&tsr=0&tpr=1459703975157&ti=%E7%94%B5%E5%8E%82%E9%98%B2%E6%AD%A2%E7%94%B5%E6%B0%94%E8%AF%AF%E6%93%8D%E4%BD%9C%E5%AE%89%E5%85%A8%E7%AE%A1%E7%90%86%E8%A7%84%E5%AE%9A_%E7%94%B5%E6%B0%94%E8%87%AA%E5%8A%A8%E5%8C%96%E6%8A%80%E6%9C%AF%E7%BD%91&ari=1&dbv=0&drs=1&pcs=645x335&pss=970x346&cfv=0&cpl=22&chi=50&cce=true&cec=gbk&tlm=1402383196&ltu=http%3A%2F%2Fwww.dqjsw.com.cn%2Fdiangongdianzi%2Fdianlidiangong%2F58152.html&ecd=1&psr=1366x768&par=1366x728&pis=-1x-1&ccd=24&cja=false&cmi=34&col=zh-CN&cdo=-1&tcn=1459703975&qn=8cd0cf133d3632a3&tt=1459703975129.182.245.245" vspace="0" hspace="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style="border:0; vertical-align:bottom;margin:0;" allowtransparency="true" align="center,center" width="200" height="200" frameborder="0">

1总 则
1.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创建一流企业,培养一流的运行队伍,为切实保障人身、设备、电网的安全,杜绝一切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1.2一切操作、监护操作必须落实以值长、值班员(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班组的互保作用,确保安全完成各项操作任务。
1.3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标准、规定、规程、制度、《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规范》的通知,规范操作行为,使一切操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1.4操作、监护人员,应做到规程熟悉、图纸熟悉、现场设备熟悉、防范措施熟悉。
1.5电气运行人员,要熟悉微机闭锁、机械闭锁、电气闭锁等闭锁装置的功能、作用和原理。闭锁装置处于常闭锁状态,并列入巡回检查范围,发现缺陷,应立即汇报联系消除,不得随意解除(拆除)闭锁装置。
1.6微机强行解锁钥匙必须严格管理,需要强行解锁时,必须经当值值长批准,专职人员同意,并严格履行借用、归还登记手续。不准外借强行解锁钥匙,严禁擅自强行解锁操作。
1.7监护、操作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操作责任心,一切操作,都应做到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积极投入。
1.8对值班人员的操作要定期分析评价,交流和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推荐操作能手。
9任何人员发现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
1.10为规范监护、操作人员的行为,坚决杜绝电气误操作,凡遇系统一次系统有操作,专业管理人员必须进行现场跟踪操作,动态实行防误管理。
1.11对一贯认真执行操作监护制度,圆满完成各项操作任务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章操作视情节、性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2本规定由发电部负责实施和解释。
2适用范围
2.1.依据《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规范》及我厂的具体情况,本规定规定了电气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基本步骤、以及操作票的规范管理等。对倒闸操作的发受令、填票、审核、执行、复查、总结等全过程作了具体的规定。
2.2倒闸操作是电气设备状态的转换、变更一次系统运行结线方式、
继电保护定值调整、装置的起停用、二次回路切换、自动装置投切、切换试验等所进行的操作执行过程的总称。
2.3本规定适用于发电部管辖范围所有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及管理。
2.4本规定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标准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3引用标准
3.1原电力部部颁发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3.2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3.2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3.3国家电网公司《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4常用操作术语
4.1常用操作标准设备名称
主变、厂高变(厂低变)(高备变、低备变)开关、闸刀、母线、线路、压变(PT)流变(CT)电缆、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消弧线圈、令克(跌落式熔断器)保护。
4.2常用操作术语
4.2.1开关、闸刀、接地闸刀:合上、拉开。
4.2.2接地线:装设(挂)、拆除。
4.2.3各种熔丝:放上、取下。
4.2.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启用、停用。
4.2.5压板:放上、取下、投入、退出(解除)或从××位置切至××位置,短路并接地。
4.2.6交直流回路各种转换开关:从××位置切至××位置(二次插件:插入、拔出)。
4.2.7二次空气开关:合上、分开。
4.2.8二次回路小闸刀:合上、拉开。
4.2.9小车开关:由××位置拉、推或摇至××位置。
5倒闸操作基本要求
5.1操作指令,要由有权发布操作指令的调度员、值长发布;操作人和监护人,必须经考试合格,并能胜任操作和监护的能力,并必须由上级部门批准并公布的合格人员担任。
5.2现场一、二次设备要有明显规范标志,包括设备名称、编号、铭牌、操作转动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以及区别电气相色的标色。
5.3电气主控室、集控室要有与现场设备实际结线一致、运行状况相符的模拟操作图,二次回路原理图和展开图。一次模拟图上,应能表明主要电气设备的命名编号、实际状态和接地线的装设位置。
5.4倒闸操作,要有明确、合格的操作依据(调度下达或根据工作票要求)。
5.5要有统一的、确切的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并使用普通话。
5.6要有合格的操作工具、安全用具和设施(包括对号放置接地线的专用装置、专用的接地线装设地点)一次设备应设有可靠的电气防误装置。
6倒闸操作原则
6.1操作命令
6.1.1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值长或值班负责人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在发布和接受操作命令时,必须互报单位、姓名,严格执行发令、复诵、录音、汇报和记录制度,并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操作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
6.1.2对于6kV、400V单一负载设备的停、送电操作命令,由值长发布,并填写《操作任务票》,电气班长受令确认正确无误后指定操作人员执行。
6.2倒闸操作票
6.2.1值班人员所进行的一切倒闸操作(事故处理除外),包括根据调度口头命令所进行的操作和根据工作票所进行的验电、装拆接地线、取放控制回路保险器等操作,均必须填写倒闸操作票。
6.2.2一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一个操作任务,指根据同一个调度命令所进行的一次不间断操作。
6.2.3倒闸操作票必须连号使用。
6.2.4下列操作可以不用操作票,但应记入运行日志中:
6.2.4.1事故处理;
6.2.4.2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包括限电操作);
6.2.4.3拉开接地闸刀或拆除全厂仅有的一组接地线;
6.3倒闸操作基本规定
6.3.1下列情况一般不进行系统正常倒闸操作:
6.3.1.1交接班时;
6.3.1.2系统发生事故或异常时;
6.3.1.3雷电时(注:事故处理确有必要,可以对开关进行远控操作)
6.3.2倒闸操作的顺序
6.3.2.1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开关母线侧闸刀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操作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
6.3.2.2双母线倒闸操作:热倒时,母联开关必须合上并改非自动,先合上Ⅰ母(或Ⅱ母)闸刀,再拉开Ⅱ母(或Ⅰ母)闸刀;冷倒时,待操作闸刀的本回路开关必须分开,然后先拉后合母线闸刀。
6.3.2.3对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变压器进行停、送电前都应先将中性点接地闸刀合上,操作结束后再根据调度要求对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调整。
6.3.3严防发生下列误操作:
6.3.3.1严防误拉、合开关;
6.3.3.2严防带接地线(接地闸刀)合闸;
6.3.3.3严防带电装接地线(合接地闸刀);
6.3.3.4严防带负荷拉、合闸刀;
6.3.3.5严防非同期并列;
6.3.4严禁约时进行停、送电操作。
6.3.5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进行,其中对设备较熟悉者担任监护,另一人执行操作。
6.3.6操作中的异常处理
6.3.3.1遇有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情况时,运行值班人员可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紧急处理,但处理结束后应立即汇报当值值长和值班负责人,并做好相关记录(输入)。
6.3.6.2在操作过程中遇有锁打不开等问题时,严禁擅自解锁或更改操作票。必须先停止操作,然后进行“四核对”(即:核对模拟图板、核对设备名称、核对设备编号、核对设备的实际位置及状态)的执行情况是否有误,确认被操作设备、操作步骤正确无误后,再查找、处理被操作设备的缺陷。在恢复操作时,必须重新进行“四核对”。若确实需要进行解锁操作的,必须经当值值长批准和有关领导或技术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并当作好有关记录。
6.3.3.3倒闸操作过程若因故中断,在恢复操作时监护、操作人必须重新进行“四核对”工作,确认操作设备、挂号信步骤正确无误。
6.3.6.4倒闸操作过程因故中断不能进行的,因立即汇报值长按调度要求进行。
6.3.6.5当发生带负荷误拉、合闸刀时,禁止再将已拉开(或已合上)的闸刀合上(或拉开)。
7倒闸操作基本步骤、规范要求
7.1倒闸操作基本步骤
所有电气倒闸操作,均必须严格按照以下十二项步骤执行。
7.1.1调度预发操作任务,值班员接受并复诵无误;
7.1.2操作人查对模拟图板等,填写操作票;
7.1.3审票人审票,发现错误应由操作人重新填写;
7.1.4监护人和操作人相互考问和预想;
7.1.5调度正式发布操作命令,并复诵无误;
7.1.6按操作步骤逐项操作模拟图,核对操作步骤的正确性;
7.1.7准备必要的安全工具、用具、钥匙,并检查绝缘棒、绝缘靴、令克棒、验电笔等;
7.1.8监护人逐项唱,操作人复诵,并核对设备名称编号相符;
7.1.9监护人确认无误后,发出允许操作的命令“对,执行”;操作人正式操作,监护人逐项勾票;
7.1.10对操作后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7.1.11向调度汇报操作任务完成并做好记录,盖“已执行”章;
7.1.12复查、评价、总结经验。
7.2倒闸操作规范及要求
7.2.1接受预发操作任务、明确操作目的
7.2.1.1调度预发命令,一般情况由值长受令(值长不在时由主控班长代受令)发令人、受令人先互报单位姓名。发受操作命令应正确、清晰,并一律使用录音电话、普通话及正规的调度术语。受令人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调度命令内容正确填写在预发任务簿内,在调度令预发结束后,受令者必须复诵一遍,双方均确认无误后,预发命令即告结束。(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预发命令也应进行复诵、核对并签名)。
7.2.1.2倒闸操作票任务栏、内容栏均应填写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旁路、母联、分断开关应标明电压等级。
7.2.1.3发令人对其发布的操作任务的安全性、正确性负责,受令人对操作任务的正确性负有审核把关的责任,发现疑问应及时向发令人指出。对直接威胁设备或人身安全的调度命令,值班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应把拒绝执行命令的理由向发令人指出,由其决定调度命令的执行或撤消。必要时可向发令人上一级领导报告。
7.2.2填写操作票
7.2.2.1受令后,当值值长、班长一起核对运行方式、一次系统模拟结线图,明确操作任务和操作目的,核对操作任务的安全性、必要性、可行性及正确性,确认无误后,即可填写操作票。
7.2.2.2填票人应根据操作任务对照一次系统模拟图及二次保护及设备等方面的资料,认真细心、全面周到逐项填写操作步骤(用微机填写或人工填写)填写完毕应自行对照审核,在填票人栏内亲笔签名后交值班员签名审核。
7.2.2.3倒闸操作票面应清楚、整洁。签名栏必须由值班人员亲自签名,不得代签和漏签。
7.2.2.4下列操作内容必须作为单独填写项目:
7.2.2.4.1拉、合开关;
7.2.2.4.2拉、合闸刀;
7.2.2.4.3为了防止误操作,在操作前对有关设备的运行位置所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并做到在检查后立即进行操作。
对于其他操作项目,操作后检查操作情况是否良好,可不作为单独的项目填写,而只要在该项操作项目的后面注明,但检查后必须打“√”。
7.2.2.4验电及装、拆除接地线的明确地点及接地线的编号(拉、合接地闸刀的编号),其中每处验电及装接地线(合接地闸刀)应作为一个操作项目填写。填写接地线编号必须在该项的最后注明。
7.2.2.5检修结束后恢复送电前,对送电范围内是否有遗留接地线(接地闸刀)等进行的检查。
7.2.2.6两个并列运行的回路当需停下其中一回将负荷移至另一回时,操作前对另一回路所带负荷及回路情况进行检查。
7.2.2.7取下、放上控制回路、电压互感器回路保险器。
7.2.2.8切除保护回路压板和用专用高内阻的电压表检验出口压板两端无电压后投入保护压板。同时切除和投入多块压板可作为一个操作项目填写,但每投、切一块压板时应分别打“√”。
7.2.2.9投入、切出同期开关。
7.2.2.10设备二次转(切)换开关、方式选择开关的操作。
7.2.2.11一次设备倒排,相应电压回路的切换操作。
7.2.2.12微机保护定值更改后,核对定值是否正确。
7.2.2.13操作票中下列三项不得涂改:
7.2.2.13.1设备名称编号和状态;
7.2.2.13.2有关参数(包括保护定值参数、调度正令时间、操作开始时间);
7.2.2.13.3操作“动词”
7.2.2.14在一项操作任务中,如同时需要拉开几个开关时,允许在先行拉开几个开关后再分别拉开闸刀,但拉开闸刀时必须在每检查一个开关的相应位置后,随即分别拉开对应的两侧闸刀。
7.2.2.15操作票不得使用典型操作票及专家系统自动生成。
7.2.3逐级审核操作票
7.2.3.1监护值班员(监护人)对操作票进行全面审核,对照模拟图板对一次设备的操作步骤进行逐项审核,是否符合操作任务的目的。审核二次回路设备的相应切换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审查无误则在监护人栏目内签名。
7.2.3.2当班长应对监护人审核正确无误的操作票再次进行审核,再次确认操作正确无误,则在班长栏目内签名。
7.2.3.3当逐级审核无误签名后交当值值长审核批准并发令开始操作。
7.2.3.4逐级审核发现有误,应由填票人立即重新填票,并将原票加盖“作废”章。
7.2.3.5填票人、审票人不得为同一人。
7.2.3.6交接班时,交班人员应将本值未执行操作票主动移交,并交待有关注意事项;接班负责人对上一班移交的操作票必须重新逐级审核和签名,并对操作票的正确性负责。
7.2.4监护人和操作人相互考问和预想
监护人和操作人应将填写好的操作票到模拟图上进行核对,提出操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如:设备操作如何不到位,可能发生的联锁、拒动等问题)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查找一些主观上的因素(如:操作技能、掌握设备性能、设备的具体位置等)。
7.2.5正式发布操作命令
7.2.5.1值长正式发令操作,一般情况由班长受令,(特殊情况由班长指定的代理人受令,一旦班长回来,应立即向班长汇报受令、操作的具体情况)当值长发出“可以开始执行操作”命令时,班长应复诵被操作的任务,双方确认正确无误后即发令结束,监护人、操作人方可开始操作。
7.2.6模拟预演
7.2.6.1监护人手持操作票与操作人一起进行模拟预演。监护人根操作的步骤,手指模拟屏(图)上具体设备位置,发令模拟操作,操作人应根据监护人命令核对无误后,复诵一遍。当监护人再次确认无误后即发出“对,执行”的命令,操作人即模拟图上的设备进行变位操作。
7.2.6.2模拟操作步骤结束后,监护人、操作人应共同核对模拟操作后系统的运行方式、系统结线是否符合调度操作任务的操作目的。
7.2.6.3模拟操作必须根据操作票的步骤逐项进行到结束,严禁不模拟预演就进行现场操作。
7.2.7检查和准备操作工器具
7.2.7.1检查操作所需使用的有关钥匙、录音机并由监护人掌管,操作携带好工器具、安全用具等。
7.2.7.2对操作中所需使用的安全用具进行检查,检查周期及电压等级是否合格且符合规定,检查外观是否有损坏,如手套是否漏气、验电器试验声光是否正常,检查操作录音设备是否良好。
7.2.8核对设备、唱票复诵
7.2.8.1操作人带好必要的工器具、安全用具走在前面,监护人手持操作票及有关钥匙走在后面。
7.2.8.2监护人、操作人到达具体设备操作地点后,首先应根据操作任务进行操作前的站位核对,核对设备名称、编号、间隔位置及设备的实际状况是否与操作任务相符。
7.2.8.3核对无误后,监护人根据操作步骤,手指设备名称编号高声发令,操作听清监护人命令后,手指设备名称牌核对名称编号无误后高声复诵,监护人再次核对正确无误后,即发“对,执行”命令。
7.2.9正式操作,逐项勾票
7.2.9.1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顺序逐项操作、逐项打勾,不得漏项操作,严禁跳项操作。
7.2.9.2操作人得到监护人许可操作的命令后,监护人将钥匙交给操作人,操作人方可开锁将设备一次操作到位,然后重将锁锁好后将钥匙交回监护人。监护人应严格监护操作人的整个操作行为规范要求,每项操作完毕后,监护人即时在操作票进度栏相应的空格内打勾。
7.2.9.3每项操作结束后都应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如检查一次设备操作是否到位,三相位置是否一致,操作后是否留下缺陷,检查二次回路电流端子投入或退出是否一致、可靠,与一次方式是否相符,压板是否拧紧,灯光、信号指示是否正常,电流、电压指示是否正常等。
7.2.9.4没有监护人的命令,操作人不得擅自操作。监护人不得放弃监护而自行操作设备。
7.2.10全面复查,核对图板
7.2.10.1操作全部结束后,对操作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确认操作完整无遗漏,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7.2.10.2在检查操作票全部操作项目结束后,再次与一次系统模拟图核对运行方式,检查被操作设备的状态是否已达到操作的目的。
7.2.10.3监护人在倒闸操作票结束时间栏内填写操作结束时间。
7.2.11操作结束
7.2.11.1检查完毕,监护人应立即向值长汇报:××时××分已完成××操作任务,得到认可后在操作票规定栏目内规范盖“已执行”章,即告本项操作任务操作已全部执行结束。
7.2.11.2操作票操作结束,由监护人进行操作票操作登记和计算机输入登记,班长负责日志的登录及相关参数的记录,并按规定保存操作票。
7.2.12复查评价,总结经验
操作全部结束后,班长应组织监护人、操作人对操作的全过程进行审核评价,总结操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8操作票的管理
8.1倒闸操作票应统一编号、不得有相同编号的操作票。微机开票必须遵循连号的原则,不能出现重号、缺号票。
8.2每月的操作票各现场应按自然编号排列并妥善保管,直至月末专业回收。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尔维全系列Solef?PV

推荐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