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电子产品 > 集成电路(ICs) > 射频RF > 通用RF天线

类型分类:
科普知识
数据分类:
通用RF天线

高频段非视通微波将成为户外小站接入利器

发布日期:2022-10-17 点击率:49

随着移动网络发展, 用户体验要求的提高, 无线接入网中通过把小站加入到RAN中, 从而实现宏站层面的优化部署, 高密度小站的部署是未来网络的必然选择。户外小站的部署更是小站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户外小站的选址并非易事,这是因为:a. 纷繁快速变化的都市使网络覆盖动态变化。b) 城市并非任何地点都具备可接入的光纤或铜线资源。c) 典型的全户外小站是安装在街道装饰物或建筑物表面上,距街道高3-6米,站间距离在50-300米之间;并非理想站址户外小站接入点具有可视的传统微波传输条件。爱立信公司基于微波传输理论理解和研究,对高频段6GHz以上,进行了“可弯曲”的微波传输技术研究,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户外小站接入选址难题。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低频段(6Ghz以下)才可能实现非视通(N-LoS)传输”;“只有OFDM技术才能实现非视通传输”; “实现非视通传输要使用宽波束天线”。 挑战传统观念的真实情况却是:“任何频率均可做非视通传输” “任何调制方式均可做非视通传输”“窄波束天线增强了非视通微波性能”

下图显示了非视通微波传输的三种场景

电波穿透障碍的非视通透射传输

电波遇到障碍物表面而反射的反射传输

电波遇到障碍物边缘而弯曲的衍射传输

爱立信瑞典研究院针对5.8GHz和MINI-LINK 28Ghz设备对比及针对非视通传输的测试对照表:

测试表明,高频段如23GHz,28Ghz以上波段完全可以应用于非视通条件下的户外小站的接入。

规划及部署

相比于视通条件下的微波链路规划及部署,唯一需要多考虑的因素就是电波在遇到障碍物的损耗,而这一损耗值与衍射角度,衍射物形状和材料有关;但这一损耗指标也并非无规律可循。可以肯定的是, 用于指导非视通微波链路设计的工具是可以期待的。

短距离非视通微波把室外小站的传输接入变得无所不能。无论室外小站的站点选择在任何地点,总可以通过视通传输,衍射,反射或透射将小站回传到移动回传网络中。之所以能够高质量高带宽非视通传输, 应该感谢爱立信MINI-LINK 系统的高系统增益, 高性能天线及其深度的均衡能力。

MINI-LINK PT作为全球最广泛部署的多业务微波系统MINI-LINK 家族中的一员。爱立信适时地将其全户外型分组微波MINI-LINK PT 投放市场。3G/LTE 小站建设和选址要求站点密集,大容量,IP化,环境适应性强,轻便快捷等等。爱立信MINI-LINK PT正是为这一市场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MINI-LINK PT是适用纯分组网络优化的全户外微波产品,通过微波传输原生以太业务。当网络只需要单个以太连接时,MINI-LINK PT可以快速地部署实施单跳传输或端站连接。同时也可以与爱立信其他微波产品MINI-LINKSP/MINI-LINK TN组合部署提供CES TDM业务。
由于MINI-LINK PT 其轻便安装,无机房要求,低功耗等特点,保证了运营商保持较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可以预见,非视通微波无所不在的接入能力,定向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宽带传输的承载能力以及其全IP的网络兼容能力将使其成为运营商移动回传网络中的户外小站的接入利器。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直流PTC热敏电阻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