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业控制产品 > 运动控制 > 直线电机 > 直线同步电机

类型分类:
科普知识
数据分类:
直线同步电机

驱动力方向和作用点对导轨工作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2-04-17 点击率:106

   设计导轨时,必须合理确定驱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使导轨的倾复力矩尽可能小。否则,将使导轨中的摩擦力增大,磨损加剧,从而降低导轨运动灵便性和导向精度,严重时以至使导轨卡住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研究运动件不被卡住的条件。



    (1)

    当h=0时,



    为了保证运动灵活,建议设计时取

    为当量滑动摩擦系数,对于不同的导轨,



    燕尾形和三角形导轨    


    式中——燕尾轮廓角或三角形底角。



    对于不同截面形状的组合导轨,由于两根导轨的摩擦力不同,驱动运动件的驱动元件(螺旋副、齿轮—齿条或其它传动装置)的位置应随之不同。例如对图2所示的三角形—平面组合导轨,因三角形导轨上的摩擦力要比平面导大,摩擦力的合力作用在O点,且c>b,因此,驱动元件的位置应该设在O点,从而消除运动件移动时转动的趋势,使运动件移动平稳而灵活。


图1 导轨受力简图

    设驱动力作用在通过导轨轴线的平面内,驱动力F的方向与导轨运动方向的夹角为α,作用点离导轨轴线的距离为h。导轨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由于驱动力F将使运动件倾转,可认为运动件与承导件的两端点压紧,正压力分别为N1、N2,相应的摩擦力为N1fV和N2fV,载荷为Fa,忽略去运动件与承导件间的配合间隙和运动件重力的影响,且当d/L很小时,保证运动件不被卡住的条件是



        (2)



    当α=0时,    (3)

    上述公式中,值为

    矩形导轨    



    圆柱面导轨    —滑动摩擦系数;

    

图2 三角形——平面导轨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尔维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