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中控技术、步科股份科创板IPO注册生效,体现国家意志

发布日期:2022-04-26 点击率:135

10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上海步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截止最新时间,上述3家企业科创板IPO已于10月15日注册生效。


科创板自推出以来就肩负着科技兴国的重任,开板1年多以来,诞生了一批批掌握硬科技的公司。例如,以最快速度“亮相”科创板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


如今,中国工业领域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控技术,机器自动化与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步科,两家不同类型的公司都即将正式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强势登陆科创板。到底在业绩表现、市场占有率、研发支出方面,他们有着哪些亮眼成绩?正式发行后,将为这两家带来哪些利好?


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工控界龙头企业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控技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集散控制系统(DCS)为业务起点,逐步形成了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核心,涵盖现场仪表、执行机构等在内的工业自动化系列产品,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 3.0 产品谱系,并积极布局和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同时加强本地化运维服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 3.0+4.0”产品及解决方案架构体系,从而逐步由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发展成为服务于流程工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绩表现

2017 年度、2018 年度、2019 年度,中控技术财务报表所示营业收入项目金额分别为人民币 17.15 亿元、21.33 亿元、25.37 亿元,2018 年度较 2017 年度、2019 年度较 2018 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分别为 24.64%和 18.62%,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报告期内,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 80.00%,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 13.61 亿元、17.36 亿元、20.32 亿元,占相应年度营业收入的 79.34%、81.35%和 80.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分别为1.63亿元、2.85亿元、3.65亿元,营收净利均稳步增长。


市场占有率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2019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27.0%,连续九年蝉联国内 DCS 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其中在化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40.7%,在可靠性、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 ARC 统计,2019 年度,公司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 24.5%,排名第二;核心工业软件产品先进过程控制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 26%,排名第一,较 2018 年度 13%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翻番。


研发支出

经过多年研发攻关,公司逐渐突破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并成功投入产业化应用,全面打破我国高可靠大规模控制系统一直被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实现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位居工业自动化领域领先地位的背后,是研发领域持续投入积淀的雄厚实力。中控技术2017年-2019年的研发支出分别为2.10亿元、2.42亿元、3.04亿元,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24%、11.33%、12%。同时,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研发费用,不存在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情形。


视点:

科创板主要服务的便是那些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硬科技企业。自开市以来,科创板运行平稳且各项制度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持了企业持续创新升级,对硬科技企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中控技术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6月15日,中控技术在科创板IPO成功过会的喜讯就曾在圈内刷屏。据了解,中控技术约在十年之前,就曾准备在主板上市,但很可惜后经一路坎坷而无结果。如今,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成功叩响了科创板的大门。


从诞生之日起,中控技术就带着鲜明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基因,不仅因为它由业内知名的褚健老师一手创立,更是因为它的核心业务——工业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业界取得的非凡成就。随着中控技术这一类硬实力企业正式登陆科创板,借着“资本的东风”,相信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为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助推。


技术驱动型高新技术企业

步科股份是一家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控制核心部件与数字化工厂软硬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并为客户提供设备自动化控制、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步科股份以智能制造为发展方向,坚持不懈打造自动化设备控制、数字化工厂与 SaaS 软件构成的“三轮驱动”技术平台,提供聚焦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业绩表现

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826.13万元、31,902.85万元、34,532.36万元和18,622.41(2020年1-6月)万元,2018年及2019年分别较上年度增长3.54%和8.4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 2,930.81万元、3,616.12 万元、4,227.09 万元、3,279.31 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人机界面和驱动系统销售收入,二者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 94.09%、94.14%、92.61%、94.74%。报告期内,公司人机界面产品收入分别为 13,814.17 万元、13,567.84 万元、13,889.51 万元、7,371.56 万元,总体销量较为稳定增长,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公司驱动系统产品实现收入 14,967.38 万元、16,251.26 万元、17,918.72万元、10,169.03万元,2018年和2019年收入同比增长8.58%和10.26%,保持较高增长。


市场占有率

作为国内较早自主研发人机界面的企业之一,公司在国内人机界面市场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根据中国工控网《2020 年中国 HMI 市场研究报告》,2019 年公司人机界面销售金额占国内人机界面市场份额为 4.6%,市场排位第八,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二。


根据中国工控网《2020 年中国通用运动控制市场研究报告》,中国国内伺服系统2017-2019 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102 亿元、105 亿元和 96 亿元,国产化率逐步提升。在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尚不足20%的伺服电机领域,2019年,步科在国内伺服系统市场的占有率为 1.11%。


研发支出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研发和创新,公司拥有从人机交互到控制、驱动和执行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控产品线,以及数字化工厂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人机交互、驱动、控制、执行等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并应用于公司自身的工控核心部件产品。公司报告期各期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3,007.11 万元、3,184.69万元、3,970.62 万元和 1,712.32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76%、9.98%、11.50%和 9.19%。


下一篇: 疫情前后,通用位置传

上一篇: 收购ProLeiT,施耐德